索尼OLED TV面板初期将由韩厂供应
韩系两大品牌即将于今年6月份及第三季陆续推出首款55吋OLED TV产品,日本品牌SONY也传出正规划要在2013年推出自家OLED TV。不过,由于SONY目前并无自产大尺寸OLED面板,市调机构DIGITIMES Research指出,SONY初期可能会先向韩厂购买OLED电视面板
2014年AMOLED手机面板渗透率将达18.5%
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已成为中小尺寸面板市场成长最主要动力。因AMOLED面板具备TFT LCD难以拥有的轻薄特性及鲜艳画质,亦成为智慧型手机业者乐意採用的显示面板。
低成本解决方案出现 OLED面板上量可期
在大尺寸OLED 面板应用方面,最具成长潜力的是电视应用,由于主动式OLED面板的单位面积投资成本远高过于TFT LCD面板,因此如何发展出低成本化的解决方案,将是OLED TV市场应用能否快速成长的关键。
OLED主要厂商的发展状况
OLED的技术发展,引起全球研发的热潮,据了解全球除台湾及大陆外,就有66家公司投入开发,再加上台湾及大陆厂商宣称要投入开发的家数,总共超过70家以上。
显示产业迎来热潮,国产AMOLED发展正当时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形势一直没有得到突破性好转。尽管如此,从市场规模来看,包括CRT、OLED在内的显示产业总体市场规模一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DisplaySearch提供的数据,全球显示产业2009年的时候是921亿美元的水平,2010年之后突破了1000亿,预期到2014年将达到1500亿的规模
三星合并三家子公司生产AMOLED面板
三星发力OLED产业的决心已定。昨日,记者从三星总部获悉,三星旗下三家面板公司Samsung Display、S-LCD以及SMD将被合并成一个公司,新公司将主要从事利润更好的AMOLED面板产品生产。
韩厂旧LCD线生产OLED助面板供需平衡
市场研究机构 DIGITIMES Research 观察指出,在 2012年4月下旬,各主要面板厂纷纷公布2012年第一季营运成果,不但可以看出各面板厂商的营运表现及竞争实力,也可以对未来景气动向及次世代技术、生产线的发展有更深刻的了解
LGD投12亿元建柔性OLED面板试验线
业界传闻,在完成OLED电视用面板研发之后,三星移动显示(SMD)和LGDisplay将开始加大柔性OLED面板投资力度。去年SMD宣布将与日本公司宇部兴产合作研发并量产柔性OLED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聚酰胺。
索尼松下计划合作生产OLED电视
索尼和松下计划于OLED电视事业进行合作,以期望藉由汇集双方的技术,缩短研发时间,及早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而此也将成为互为竞争对手的索尼和松下首度于核心事业上进行合作。
国内OLED产业应统一布局
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量产,国内平板电视产业链布局刚刚完成,而国际面板巨头纷纷瞄准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OLED显示技术是否将终结LCD时代?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给出否定的答案。欧阳钟灿建议,国内企业有必要进行OLED的前瞻性技术布局,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对OLED产业统一布局。
三星:可挠式OLED喜获大单
苹果(Apple Inc.)未来推出的iPhone可能会搭载能够弯曲的屏幕?至少这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副总裁Kwon Oh-hyun这么暗示的。韩国时报(Korea Times)13日报导,Kwon透露,该公司的可挠式(flexible)OLED面板已接获“庞大”订单。
大品牌纷纷试水OLED产业
OLED(高清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产品、OLED话题。OLED这一显示技术,成了名副其实的“主打明星”。记者出入展会现场和各大论坛,发现OLED正扑面而来。三星、LG、创维、TCL等大品牌纷纷试水,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OLED产业渐起 国内企业还要发展LCD吗?
近日,国内上游液晶面板行业热闹非凡:LCD广州高世代线在拖延一年后宣告本月22日动工,而冠捷与熊猫也将在南京建立第10代液晶面板厂,加之京东方、华星光电的量产,国内LCD面板市场一片繁荣。
OLED产业渐起 国产面板业又将阵痛?
OLED不是第一次在CES出现,甚至不能算是全新的技术,但却是电视显示技术下一个停靠的港湾。 OLED代替LCD、LED甚至是等离子似乎是技术发展不可改变的规则,但对于国内面板企业来说,却是个不小的噩耗。
三星将向LGD采购面板用于制造OLED电视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正在商讨向LG Display采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面板。面板作为影响电视画质的核心部件

第一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