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制造业宜转向内销市场

发表时间:2011/7/28 浏览:13183

标签:制造业 深圳制造业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人民币升值,深圳制造业何去何从?这是当下深圳企业家最感兴趣的话题。日前,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做客南山深圳保利剧院,就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响作演讲。

金岩石认为,根据人民币升值曲线,未来3~5年将会保持每年5%的速度升值,升值目标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突破1∶5,沿海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只有让率先富有的工业带变成消费市场,中国才能真正享受经济增长的盛宴。”在这个近千名深圳电子企业老板齐聚的讲座上,金岩石疾呼,企业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高生产低消费模式。

出口企业承受巨大挑战

从2005年6月到2010年9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接近25%,每年大约升值5%,预计未来几年每年将以5%的速度升值,沿海企业有多少可以承受?

金岩石坦言,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是未来几年沿海开放城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今,沿海开放城市“两外”的格局,即原料、市场在外的格局必将随着新局面而改变。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工资、环境成本上升等,导致制造业利润下降。

据了解,深圳玩具企业在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中备受挑战,倒闭、转产时有发生,2005年,深圳还有1200多家玩具企业,而如今仅剩下500多家。单薄的利润让许多企业举步维艰,一些企业已经在想其他方式,比如为降低成本,将制造业务外包给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同行。另外,深圳许多制造业企业在向内转移,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富士康。

未来商机转向内销

实际上,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深圳企业已经开始转变方向,瞄准内销市场。今年举办的礼品展盛况空前,礼品展相关人士介绍,许多参展商都是期待出口转内销的外贸型制造企业,他们有的走得比较早,金融危机之前就开始转变发展方式,进军内地市场,有的走得比较晚,目前正在借礼品展寻找内地市场代理商,开发内地市场。

金岩石认为,做企业要了解政策, “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人民币升值迫使产业链向内转移,沿海工业带要向内地转移,而沿海工业带要取代原来的海外消费市场变成沿海消费带。

“只有让率先富有的工业带变成消费市场,中国才能真正享受经济增长的盛宴。”金岩石疾呼,中国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高生产低消费模式,目前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钱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未来方向是从货币大国、生产大国走向消费大国。

沿海工业带将变成沿海消费带?深圳近年来的消费情况恰恰佐证了金岩石的观点。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深圳消费今非昔比,今年1~8月份,我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899.21亿元,增长15.3%,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增长65.5%;汽车类增长41.9%;通讯器材类增长37.9%;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37.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6.8%。

把握产业大挪移先机

金岩石认为,未来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一批企业不得不破产,一批生产企业将转移到内地,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未来深圳还有什么可以发展的重点?“产业创新、生活方式创新、技术创新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钱比人聪明。”金岩石鼓励企业家要学会在泡沫中生存,与泡沫共舞。要把握时代脉搏加速产业创新,中国未来有望形成大北京、大上海、大珠三角的格局,中央批准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企业家要从港深经济一体化看到未来产业变革的方向。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